来源: 作者:艺晴
2021-01-06 14:45:42
从今年开始,《民法典》就正式开始实施,其中涉及了很多关于房产的新规定,有关于租房的新规,也有关于继承的新规,还有关于离婚房产分割的新规等,接下来我们就逐一进行介绍。
一、民法典中有关离婚房产分割问题
01 婚前全款买房
如果一方在结婚之前选择全款买房,那么这套房子就属于婚前的个人财产,在离婚的时候不可以分割。
不过也有特殊情况,如果一方自愿把房子的一半所有权赠予另一方,并通过赠予或者买卖的房子加上了另一方的名字,那么这套房子就属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,离婚的时候应当分割。
02 婚前按揭买房
如果一方在婚前按揭买房,那么这套房子的归属就分为两个部分,第一部分是婚前的首付和月供,第二部分是婚后的月供。婚前的首付和月供自然是买房一方的个人财产,婚后的月供属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,因此离婚时分割的是婚后共同还贷的部分。
不过需要注意两个问题,首先房产增值部分属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;另外共同还贷部分与夫妻双方的工资高低无关,即使一方没有工作,但是也承担了家中的其他事务,共同还贷部分仍然均等分割。
03 婚前继承房产或者被赠予房产
不管是婚前继承的房产还是婚前获得赠予的房产,都属于一方婚前的个人财产,离婚的时候不予分割。
04 婚后继承房产或者被赠予房产
通常情况下,结婚之后继承的房产和被赠予的房产属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,离婚的时候需要分割。
不过如果遗嘱中明确了继承的对象是一个人,赠予合同中也明确了赠予的对象为个人,那么该房产就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,离婚的时候不予分割。
二、民法典中有关房产继承问题
01 房屋继承权男女平等
按照我们的传统思想,无论是财产还是房产,都应该继承给儿子,女儿继承不到任何财产。但是根据《民法典》的最新规定,儿子和女儿拥有相同的继承权,不管是老人剩下的财产还是房产,女儿都应该有自己的一部分。
当然这是没有立遗嘱的情况,如果老人遗嘱中明确了房子的继承问题,应该遵照老人的意愿,按照遗嘱中的房产分配方式来分配房产。
02 房产继承增设了“宽恕”制度
《民法典》中有明确规定,如果继承人有以下几种行为,会丧失继承权:
1、故意杀害被继承人;
2、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;
3、遗弃被继承人,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;
4、伪造、篡改、隐匿或者销毁遗嘱,情节严重;
5、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、变更或者撤回遗嘱,情节严重。
如果出现上述几种情况,继承人会丧失继承权,不过《民法典》增设了“宽恕”制度,如果继承人因为第三、四、五条而丧失继承权的时候,犯错之后诚心悔改,表现非常良好,同时被继承人也表示可以宽恕继承人过去的过失,这种情况下,继承人可以重新获得房产的继承权。当然如果是因为前两条而丧失了继承权,将会是永久丧失,不可重新获得。
其实这一新规算是给继承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,而对于被继承人来说,遗产什么的并不重要,只要孩子能陪在自己身边就可以,只要继承人诚心悔改,能好好照顾自己,就是最好的结果。
03 代位继承的范围扩大
原来的继承法中规定,第一顺位继承人有配偶、子女和父母;第二顺位继承人有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。通常情况下被继承人的房产是由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,如果第一顺位继承人不在世或者丧失了继承权,那么就由第二顺位继承人代位继承,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第二顺位继承人,遗产将会变成无主财产。
不过根据《民法典》中的最新规定,新增了侄、甥也可以代位继承,相当于扩大了代位继承的范围,避免被继承人的遗产变成没有人继承的财产。
三、民法典中的租房新规
01 设立居住权的房子不能出租
《民法典》首次提出了居住权的概念,并且规定设立了居住权的房子,在居住权生效期间,房子既不能进行出租,也不能进行售卖。
居住权相当于把房子的所有权和居住权分开,即使拥有房子的所有权,也不一定拥有房子的居住权。举个例子,小王长期在外打工,老王请了一个保姆照顾自己,保姆对老王非常好,老王去世之前给保姆设立了10年的居住权。老王去世后小王继承了这套房子,但是在居住权设立期间,小王虽然拥有房子的所有权,但是并没有权利将房子进行出租或者售卖,同样也没有居住的权利。
因此租房客在租房的时候,不仅要确认房子的所有权问题,还需要确认房子是否设立了居住权,一定要避开设立了居住权的房子。
02 承租人拥有优先租赁权,同时也拥有优先购买权
《民法典》中有明确规定:租赁期限届满,房屋承租人享受以同等条件优先承租的权利。也就是说如果租赁合同到期,承租人可以优先租用房子,通常情况下,出租人没有意见的话,租赁合同默认续期。
另外如果出租人有出售房子的意向,出租人应该提前通知承租人,并且除近亲属之外,承租人拥有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权。不过承租人要想购买这套房子,需要在15天内表达自己的购买意愿,15天过后将会失去优先购买权。
结语:
2021年1月1日起,《民法典》已经正式实施,其中包括很多大家比较关心的新规定。《民法典》相比于过去的法律来说,更加贴近人民,让普通老百姓也能通过《民法典》了解更多的法律法规。